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充分挖掘政府信息资源 和服务价值
来源:
徐州神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2022-03-14 16:01:23
点击:840
属于:行业动态
⒈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背景意义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
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针对如何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纲要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大力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等国家基础数据资源,以及金字工程等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建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单,按照“增量先行”的方式,加强对政府部门数据的国家统筹管理,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
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基础和借鉴国际领先经验,积极探索尝试科学有序地开放政府信息资源,降低社会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成本,更好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和最大程度释放政府数据蕴含的极大价值,为中国政府数据应用探索出
一条可行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⑴规模庞大的政府数据资源蕴含巨大的应用价值自国家提出“政府信息化先行”方针,明确了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政策方向以来,中国政府数据资源规模日趋庞大。据统计,各级政府建设并维护了3000多个大中型信息库,拥有的数据量占社会有效数据总量的2/3以上。随着政务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政府数据资源规模增长趋势也在加快。未来1-2年政府建设和维护的数据库中,超过一半(达到53.3%)的规模将大于100TB,另外近三成(33.3%)的数据库将达到10-50TB的规模。这些海量数据会对科学研究、政府治理、金融、零售等带来巨大的影响。作为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政府数据资源具有一般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本质上讲,政府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以脑力活动为主的高水平的智力活动。在政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了政府数据资源的价值。中国已经进入了电子政务深化应用、加速转型的攻坚阶段,电子政务依托的信息技术手段正处于重大飞跃阶段,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有效分析、挖掘政府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提供分析工具。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使政府数据资源快速、充分地释放其潜在的社会价值。
⑵政府数据资源“供需矛盾”大,全面创新应用刚刚起步
近年来,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公开的政府信息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为了规范和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支持业务协同,降低行政成本,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开发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平台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和节点数据库以
及共享交换平台,制定了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安全及评估监督等政策文件,初步实现了一批民生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共享,但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还远远不够,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同时,随着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社会公众和企业开始意识到应用政府数据资源可以带动企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对政府数据资源的“需求”远远大于政府数据资源的“供给”,供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政府数据资源供给不足,导致很难产生比较实用、易用、好用的基于政府数据的创新应用。一些被
社会公众广泛使用的应用开发项目,其使用的数据虽然源自于政府部门,但获取渠道比较曲折,导致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及时性得不到保障,影响开发项目实际效果,也影响了科技创新发展步伐。政府数据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根源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尚未建立政府数据开放渠道和共享机制,从而导致社会各单位无法有效、规范、及时地获取政府数据资源。因而需要科学有序地开放政府数据资源,鼓励和促进政府数据资源进行开发与应用,满足社会各界对政府数据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⑶推进数据开放,提升公开和服务水平,激发商业价值
如上所述,在当前的背景下,开展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开放政府数据资源有助于提升信息公开和服务水平。政府面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资源,势必要确保政府数据资源内容规范、公开及时、持续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提升信息公开意识,拓展信息公开广度和强化公开内容深度,从而大幅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同时,政府内部各部门积极应用开放的政府数据资源,
优化业务流程,才能真正做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才能真正地提升服务水平。二是政府数据开放共享能够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传统意义上,人们往往只把政府信息公开和提升政府透明度联系起来。但实际上,开放政府数据资源就有可能被深度挖掘,变成有用的信息,而不只是“躺在”数据库
中的一堆数据。更多有效数据的传播能促使社会运行更加高效。如随着开放犯罪记录数据,纽约市不仅开发出了提示公众避免进入犯罪高发区域和提升警惕的手机应用,降低犯罪发生的概率,而且将犯罪记录信息和动态交通数据结合起来,起到指导调配警力的作用。很多学者也对公开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动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不仅创造手机应用为公众出行提供实时建议,而且为地铁系统在客流高低峰时段、热点站和普通站之间的调配提出更优建议。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政府数据开放可能激发巨大潜藏的商业价值。除了提升政府运行透明度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外,开放的政府数据资源还蕴含巨大商业价值。如开放的空气质量和噪音等政府数据被开发应用估测房价,可以纳入环境主管部门检测评估范围。这些又反过来促进环境治理,提升社会效益。同时,开放政府数据能够激起社会公众创新,深度挖掘与日常生活直接密切相关数据的价值。如美国政府将原本用于军事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向公众开放使用,并在2000年后取消民用GPS精度限制,不仅服务了公众生产和生活,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估算,仅美国国内就约有三百万就业岗位依赖于GPS。 本文来源:神网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需要营销型网站建设、微商城、小程序商城、多端小程序 请联系我们!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
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针对如何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纲要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大力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等国家基础数据资源,以及金字工程等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建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单,按照“增量先行”的方式,加强对政府部门数据的国家统筹管理,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
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基础和借鉴国际领先经验,积极探索尝试科学有序地开放政府信息资源,降低社会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成本,更好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和最大程度释放政府数据蕴含的极大价值,为中国政府数据应用探索出
一条可行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⑴规模庞大的政府数据资源蕴含巨大的应用价值自国家提出“政府信息化先行”方针,明确了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政策方向以来,中国政府数据资源规模日趋庞大。据统计,各级政府建设并维护了3000多个大中型信息库,拥有的数据量占社会有效数据总量的2/3以上。随着政务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政府数据资源规模增长趋势也在加快。未来1-2年政府建设和维护的数据库中,超过一半(达到53.3%)的规模将大于100TB,另外近三成(33.3%)的数据库将达到10-50TB的规模。这些海量数据会对科学研究、政府治理、金融、零售等带来巨大的影响。作为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政府数据资源具有一般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本质上讲,政府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以脑力活动为主的高水平的智力活动。在政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了政府数据资源的价值。中国已经进入了电子政务深化应用、加速转型的攻坚阶段,电子政务依托的信息技术手段正处于重大飞跃阶段,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有效分析、挖掘政府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提供分析工具。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使政府数据资源快速、充分地释放其潜在的社会价值。
⑵政府数据资源“供需矛盾”大,全面创新应用刚刚起步
近年来,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公开的政府信息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为了规范和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支持业务协同,降低行政成本,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开发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平台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和节点数据库以
及共享交换平台,制定了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安全及评估监督等政策文件,初步实现了一批民生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共享,但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还远远不够,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同时,随着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社会公众和企业开始意识到应用政府数据资源可以带动企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对政府数据资源的“需求”远远大于政府数据资源的“供给”,供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政府数据资源供给不足,导致很难产生比较实用、易用、好用的基于政府数据的创新应用。一些被
社会公众广泛使用的应用开发项目,其使用的数据虽然源自于政府部门,但获取渠道比较曲折,导致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及时性得不到保障,影响开发项目实际效果,也影响了科技创新发展步伐。政府数据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根源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尚未建立政府数据开放渠道和共享机制,从而导致社会各单位无法有效、规范、及时地获取政府数据资源。因而需要科学有序地开放政府数据资源,鼓励和促进政府数据资源进行开发与应用,满足社会各界对政府数据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⑶推进数据开放,提升公开和服务水平,激发商业价值
如上所述,在当前的背景下,开展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开放政府数据资源有助于提升信息公开和服务水平。政府面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资源,势必要确保政府数据资源内容规范、公开及时、持续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提升信息公开意识,拓展信息公开广度和强化公开内容深度,从而大幅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同时,政府内部各部门积极应用开放的政府数据资源,
优化业务流程,才能真正做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才能真正地提升服务水平。二是政府数据开放共享能够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传统意义上,人们往往只把政府信息公开和提升政府透明度联系起来。但实际上,开放政府数据资源就有可能被深度挖掘,变成有用的信息,而不只是“躺在”数据库
中的一堆数据。更多有效数据的传播能促使社会运行更加高效。如随着开放犯罪记录数据,纽约市不仅开发出了提示公众避免进入犯罪高发区域和提升警惕的手机应用,降低犯罪发生的概率,而且将犯罪记录信息和动态交通数据结合起来,起到指导调配警力的作用。很多学者也对公开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动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不仅创造手机应用为公众出行提供实时建议,而且为地铁系统在客流高低峰时段、热点站和普通站之间的调配提出更优建议。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政府数据开放可能激发巨大潜藏的商业价值。除了提升政府运行透明度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外,开放的政府数据资源还蕴含巨大商业价值。如开放的空气质量和噪音等政府数据被开发应用估测房价,可以纳入环境主管部门检测评估范围。这些又反过来促进环境治理,提升社会效益。同时,开放政府数据能够激起社会公众创新,深度挖掘与日常生活直接密切相关数据的价值。如美国政府将原本用于军事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向公众开放使用,并在2000年后取消民用GPS精度限制,不仅服务了公众生产和生活,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估算,仅美国国内就约有三百万就业岗位依赖于GPS。 本文来源:神网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需要营销型网站建设、微商城、小程序商城、多端小程序 请联系我们!